78
浏览进入后工业时代,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再利用已然成为各国共同的课题。通过产业融合、艺术产业转型等发展方式,一些工业遗产重新延续了生命,添增了新的活力。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成了城市新生活的孵化之地。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将定期盘点在全球范围内完成的部分建筑作品,虽未必“窥一斑知全貌”,但从设计中却可见出建筑师的思想与设计的独特匠心。本期将聚焦在工业遗产的转型上,包括英国伦敦巴特西发电站,上海浦江边的星美术馆,和深圳原金威啤酒厂的转型案例。
英国伦敦|巴特西发电站的转型
评语:伦敦巴特西发电站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巴特西区,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原本是英国伦敦一座火力发电站。停止发电后,50多年来该电站也成为了伦敦知名的地标建筑,历经曲折的修复之路后,保留原始样貌的建筑正以一座商业综合体的形式面向公众。
巴特西发电站旧照
位于英国伦敦的巴特西发电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最初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吉尔斯·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于 1930 年代设计,服役期间供应了伦敦五分之一的电力,为包括议会大厦和白金汉宫在内的部分伦敦知名地标提供能源,并于 1983 年退役。
《Animals》专辑的封面
巴特西发电站被广为人知是因为登上摇滚乐队 Pink Floyd 于 1977 年发行的《Animals》专辑的封面——乐队的充气猪就漂浮在巴特西发电站的烟囱之间。
巴特西发电站改造项目由建筑师威尔金森·艾尔(WilkinsonEyre)担任。近期,这一建筑项目改造工作已完成,新修复和全新置入的功能部分与原作保持一致,烟囱和涡轮机大厅仍是建筑物的主要特征。保留发电站的规模感和视觉戏剧性是该项目的关键,建筑师借由南部和北部入口后侧的全高空隙、巨大的中央中庭、以及已成为零售画廊的通畅涡轮大厅等特征加以实现。
改造后的巴特西发电站? Peter Landers
改造后的巴特西发电站? Hufton+Crow
其中,建筑师使用了烟囱升降机,这一升降机 109 提供了一种玻璃电梯轿厢的乘坐体验,可将游客带到建筑物西北侧 50 米高烟囱的顶部。该升降机最多可搭载 30 名乘客,可到达距地面 109 米的高度,使乘客观赏到 360 度的伦敦全景风光。该景点面向公众开放,也可用于私人活动;而在涡轮展厅A举办的发电站历史展览则为此次体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巴特西发电站改造项目的建筑修缮措施既尊重历史地标的完整性,又意在创建全新的活动空间、商店、餐厅和咖啡馆、大型开放式办公空间以及位于锅炉房和涡轮大厅上方屋顶花园广场周围的一系列空中别墅。
改造后的巴特西发电站烟囱? Hufton+Crow
在经过精心修复后,巴特西发电站也试图成为伦敦又一令人瞩目的零售目的地之一。通过对现有织物和饰面的保留,建筑物内的主要体量都得到了最大的利用。由建筑师特别设计的、跨越三层层高的画廊,各类餐厅、商店和活动空间,都在全天内营造出充满活力的积极氛围。此外,发电站原有控制室内部的不同时期风格也都得到了全面修复。 翻新改造后的发电站还将拥有多个娱乐场所,包括发电站电影院等。
改造后的巴特西发电站内部? Backdrop Productions
改造后的巴特西发电站住宅区域? Hufton+Crow
而办公空间内则位于上层锅炉房内的六个楼层,以吸引对新兴工作方式、开放式空间和工业美学感兴趣的国际创意租户。目前,苹果公司是该空间的最大租户,6 层的占地面积超过 46000 平方米。而在住宅部分里,住宅元素包括新建公寓、别墅和电站现有结构内的转换单元。具体是位于电站两侧的开关房西和开关房东、以及锅炉房的屋顶中央,继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园景花园广场。改建后开关房两侧的居民可通过地面景观广场进入大楼,锅炉房的新建别墅居民则可通过前清洗塔结构梁之间的玻璃升降机进入大楼,而发电厂标志性的烟囱在上方依旧清晰可见。
上海|从“日晖港货栈”到“星美术馆”
评语:旧的火车站应该如何改造?在上海黄浦江边的“日晖港货栈”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海陆转运铁路平台,经过建筑师让·努维尔之手,将这一老站改造成了连接天空与江面的美术馆。
星美术馆建筑效果图。照片由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提供
一个长向的、坡屋顶的建筑伫立黄浦江岸,其坚实流畅的结构显露出银灰色的色调,在晨光的衬托 下,几乎与水和天接连在一起。这是即将在上海开馆的星美术馆。
星美术馆的原址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海陆转运铁路平台 ——“日晖港货栈” ,始建于光绪三十年(1907)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签订了《马关条约》,从那之后变法维新的声音在全国各地传出,而兴建铁路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日晖港站靠近黄浦江的支流日晖港附近,取名为日晖港货栈,也是上海唯一一个可以兼顾水运的站点。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南火车站遭日军飞机投弹炸毁,日晖港货栈便承担起两站的货运量和一小部分客运业务,改称为日晖港火车站。1958年日晖港火车站更名为上海南火车站。2006年,新上海南火车站启用,原上海南火车站更名为南浦火车站。而随着世博会的到来,2009年,这个老火车站于6月28日关闭。?
星美术馆的原址旧照
星美术馆的原址旧照
2014年,收藏家何炬星受政府邀在徐汇西岸筹建一座代表国际当代艺术前沿思考的美术馆。于当年, 星美术馆筹备组成立,并对全球12家顶级建筑师事务所发起了星美术馆方案征集。最终,中标的建筑师是普里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
建筑师让·努维尔在设计上选择了延续历史,不去破坏建筑与历史的连接性,使得星美术馆不仅是新建于“日晖港货栈”之上,更是对过去历史的继承与延续。建筑结构上承续工业风格,将原有建筑风格做出了当代的呈现。整个高挑的空间没有一根横梁,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室内空间面积,通过精心设计的夹层很好的承载和抵消了水平力,使得整个室内空间稳固且简洁美观,完美的承受住了重力。
让·努维尔手稿
星美术馆建筑(航拍)
星美术馆内部图
让·努维尔不仅一次强调光基于建筑的首要性,他认为光就是实体,是一种可以运用的基本材料。每个下午日光都会如约照进场馆的内部,光仿佛成为了星美术馆的影子,被建筑拉的许长。这种合理对光的可能性和多样性的运用,让建筑语汇丰富多彩,更为美术馆增添了些许诗意。而从远处望去,星美术馆与周围散落着平缓的巨大船只以及绿色工业吊塔一起,任由风和光线流动着穿过其长而通透的建筑主体,仿佛在默默地回应着这片区域的历史和人们散落的记忆,以及 —— 准备迎接新的故事。 星美术馆将于12月30日对外开放。
深圳|原金威啤酒厂的文化艺术转型
评语:作为今年“深双”主展场的“金啤坊”是深圳第一例在工业遗存保护中,将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模式融为一体的复合式旧工业区更新项目,不仅为城市增加了复合型文化艺术空间,激发公共文化场所新生,也固化了公众的集体记忆。
近期,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主展场在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对外展出。而此次“深双”主展场“金啤坊”则是深圳第一例在工业遗存保护中,将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模式融为一体的复合式旧工业区更新项目。
金啤坊位于深圳粤海城项目,前身是原金威啤酒厂(一厂)。曾孕育着深圳唯一土生土长的啤酒品牌——金威啤酒,那是深圳人的共同记忆,它陪伴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第一批城市建设者干杯畅饮、追逐梦想。从世界工厂到设计之都,从务工者到创造者,从物质生活的满足到自我实现的追求,原金威啤酒厂工业生产的属性渐渐褪去,厂区留下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具有标志意义的工业遗存,深圳曾经的奋斗与辉煌也浓缩到了这一小片工业遗存中。
原金威啤酒厂模型
金啤坊改造前实景图粤海置地
2012年,金威啤酒厂成为了转型房地产行业后的粤海置地的首个项目。2019年,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团队赢得设计竞赛,负责项目整体改造。都市实践改造团队采用整合、插接、介入性的改造策略,统合原本散落的工业遗存建筑单体体量,将零散的厂房遗构在场地中串联成完整的空间序列,以整体的力量与未来周边大尺度的新城市环境取得平衡。基座内部结合现状地下空间开挖一系列下沉庭院、通道与活动空间,创造出一条空间叙事主线,引导市民参与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改造策略示意图
在对原工业遗存原建(构)筑物进行加固,并适当进行空间插建介入的基础上,对交通流线进行优化。除了基座加强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创造出一条南北贯穿的空间叙事主线,地面及空中的钢楼梯及连桥也将新的流线引入工业设备的空间之中,人们可以进入切开的原污水站之中,穿入不同大小的啤酒罐体及管道形成廊道,感受一系列超越日常的工业建筑及设备的空间体验。
改造后的“金啤坊”
改造后的“金啤坊”
“金啤坊”
建筑单体改造手段主要以保留现状混凝土建筑、原啤酒厂发酵罐罐体等基础上,进行节点性空间介入为主要改造手段进行个性化改造,创造灵活可变的活动场地,为空间功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将原来单一的工厂生产线改造为未来多元的文化场域。
随着“深双”的开幕,“金啤坊”完成了从工业生产到文化生产,未来也将成为一个集公共文艺展示、市民休闲娱乐、数字创意产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地标。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澎湃新闻此前相关报道及Ar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