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浏览这是酒度VOL的第125篇原创
一部啤酒进化史,半部地方品牌消亡史。
酒续新盏,书接上回。我国现代啤酒产业起步晚、发展快,1985年“啤酒专项工程”实施以后,啤酒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城一啤”的独特历史现象,如湖北的“行吟阁”、湖南的“白沙”、四川的“蓝剑”、江苏的“凤凰泉”、河南的“洛阳宫”等,都是名噪一时的地方啤酒品牌,成为当地人的情怀和一个年代的生活印记。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啤酒厂渐渐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里,或倒闭,或被收购,就像是陪伴多年的好友,蓦然发现却已远去多年。这些曾经的记忆,是从什么时候淡出我们的生活,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归宿?
#01
开端:1993年
1993年7月15日,港交所交易大厅响起了阵阵掌声,一个崭新的证券代码“000168”出现在大屏幕上,这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到香港上市的企业。庆祝环节和以往稍有不同,嘉宾们并没有按惯例开香槟庆祝,而是手持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认购日,领取申购表格的香港市民前一天夜里就排起了几百米长的队伍。前青啤公司董事会秘书张瑞祥回忆称:“最终青啤在香港发行了三亿一千多万股,超额认购达到400多倍,冻结了几千亿的资金,光是发行五天的申购利息,就有4000多万港币。”
青岛啤酒上市的高光时刻,刺激到了另一个大国企——华润集团,时任华润创业总经理的宁高宁读了青岛啤酒的招股书,觉得啤酒是门很不错的生意。于是在1994年,华润集团从沈阳政府手中收购雪花啤酒厂,成立了华润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啤酒行业。
这一年,成为我国啤酒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并对后来的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随后的90年代,青岛、燕京与雪花逐步成为中国啤酒的三巨头。
其中,青岛啤酒历史最为悠久,很早就坐上了行业头把交椅;燕京啤酒在北京原本是排在“五星啤酒”和“北京啤酒”之后的选择,但是通过一手“买啤酒送三轮车”的策略很快拉升销量,1995年产量与青啤持平,1996年力压青啤登顶;而雪花靠华润集团,培养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营销团队,沿海战线和沿江战线“两线并进”,最终实现反超。
外资啤酒企业也在这一时期大举进入中国,开垦中国啤酒这块“酿造业最后的处女地”。
仅1993年,就有60多家跨国公司挟巨资、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啤酒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先后在中国生产的外国啤酒品牌多达28个,嘉士伯、蓝带、百威等全球啤酒巨头几乎齐聚中国。
同在这一年,我国啤酒产量首次超过德国,并在此后八年里一直稳居世界第二。
#02
交锋:“圈地运动”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用“各表其美,美美与共”来形容中国白酒,但在中国啤酒,地方啤酒品牌之美,反而成为啤酒巨头们兼并扩张的养分。
青岛啤酒
1993年,青岛啤酒出手收购了崂山啤酒,开启“跑马圈地”之路,随后,陆续收购山东省内中小啤酒厂,到1996年,青啤攒了16个“小目标”,基本实现山东半岛的啤酒“统一”。
1997年开始,青啤开始对外扩张,3年时间跨越10个省市收购、兼并了28家企业,生产规模由30多万吨迅速扩大到150多万吨。
在一众案例中,以青啤“三进三出”济南,收购趵突泉啤酒最为著名:
1997年左右,青啤开始进军济南市场,济南啤酒集团的人品尝了青啤的主打产品,认为不可能对其形成威胁,也就没有做应对,青啤无功而返。
随后,青啤在济南开始“买店”,即在餐饮终端买断啤酒的独家销售权,经济实力不及的趵突泉无法正面抗衡,开始丢失部分市场,但未处于劣势。
紧接着,青啤将麦芽度数和酒精度数分别降到了10度和4度,当时趵突泉啤酒分别是12度和5度,市场上“适时”流传喝黑趵“上头”的说法,济南啤酒集团先是决定不跟风降度,一年之后市场大幅下滑才决定降度;但青啤再次降度,济南啤酒集团又过了半年才跟上,被牵着鼻子走的济南啤酒集团很快失去了大量市场。
趵突泉到这里基本丧失了优势地位,2004年,为其提供蒸汽的企业出现问题,导致有2个月啤酒的质量出现问题,从此一步慢步步慢,到2006年时困难到没钱买原材料。2009年6月6日,青啤正式收购趵突泉,签约时,青岛啤酒曾表示,将保留趵突泉品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济南人曾经相当熟悉的啤酒品牌,渐渐成为了记忆。
雪花啤酒
在“沿江”线上,华润雪花沿着四川、安徽、湖北、上海等长江流域开拓市场。刚入四川,一头撞上“地头蛇”蓝剑啤酒。
1997年,华润雪花一进入四川就向蓝剑啤酒抛出了收购的橄榄枝,但被蓝剑啤酒当场拒绝。随后,华润雪花掉转枪头,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相继收购绵阳亚太啤酒厂、乐山蓝带啤酒厂,然后将这两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贴上“雪花“标签,正式打响四川市场争夺战。
从1999年起,华润雪花和蓝剑啤酒不计成本“火拼”,双方也因此元气大伤。1999至2001年,蓝剑啤酒每年亏损近6000万元。无奈之下,蓝剑啤酒创始人曾清荣只能托人给华润方带话,请求讲和。
2001年,华润雪花与蓝剑集团合资成立“四川华润蓝剑啤酒有限公司”,华润占股62%,蓝剑占股38%,同时销售雪花和蓝剑。而蓝剑除了可以分得利润的38%,每年还能收到2000万的“蓝剑”品牌使用费。
2007年蓝剑集团作价25亿,将余下股份悉数转让给华润,至此华润雪花全面接管蓝剑,此后,华润在所有渠道都换上了“雪花”品牌,蓝剑啤酒逐渐销声匿迹。
而在“沿海”线上,华润雪花从南往北,先后拿下了天津、浙江和江苏等多个沿海省份,2012年,华润雪花以53.84亿元的报价拿下深圳“金威啤酒”,与青岛、百威三分广东,与之竞争的燕京失利,同时由于燕京拒绝外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业绩开始出现下滑。
华润雪花与青岛啤酒的并购之路有所不同的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华润雪花保持着单品牌策略,收购一家,转化一家,基本不给地方品牌“留活路”这是其强势所在,也是地方品牌加速消亡的重要原因。
#03
格局:啤酒“五霸”
中国啤酒的并购之烈,冠绝全行业。
我们在上期讲过,中国啤酒被长期贴上了廉价的标签,拼价格抢市场是常态,单瓶毛利并不高,再加上啤酒行业追求“极致新鲜”的特殊属性,因而啤酒行业存在“运输半径”的说法:啤酒的有效运输半径一般为250公里至300公里,超过运输半径成本会大幅增加,跨区域开拓市场就必须在当地建厂。
除了青岛啤酒与华润雪花,燕京、百威、嘉士伯等品牌在并购之路上也是各显身手,成为中国啤酒前五的存在。
其中,燕京先后收购桂林漓泉啤酒、泉州惠泉啤酒、杭州千岛湖啤酒、包头雪鹿啤酒、郑州金星啤酒等地方品牌,就连青啤的大本营山东,燕京都有渗透。
英博早在1997年就完成了对南京金陵啤酒厂的收购后,随后通过入股、收购的方式,拥有了珠江啤酒24%的股份、浙江雁荡山金狮啤酒55%的股份、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华拥有的12家啤酒生产厂的外方股权,以及湖北宜昌当阳雪豹啤酒厂等资产;2006年,收购福建最大啤酒企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份,这也是外资在中国啤酒市场上最大规模的单笔收购之一。
2008年,百威被英博收归麾下,合资为百威英博,与青岛、燕京等国产啤酒多为中低端啤酒有所不同的是,百威英博旗下的啤酒更聚焦高端市场。
而嘉士伯则另辟蹊径,放弃了竞争白热化的东部市场,先后将云南华狮啤酒、大理啤酒、重庆啤酒等一众西部知名啤酒品牌收入囊中,成功布局西部市场。其中,最典型的为2015年在新疆收购了乌苏啤酒,此后,嘉士伯又以相似的手法控制了重庆啤酒、拉萨啤酒、黄河啤酒等近20家啤酒品牌。
行业在集中,但产量和销量却在下滑。一方面喝酒的主力人群变少了,另一方面是工业啤酒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我国啤酒在2013年总产量及销量达到顶峰,随后连降7年。直到2021年,产量略回升至3562.4万千升,但仍低于2019年水平。
而随着精酿啤酒的兴起,近几年啤酒行业中高端啤酒推新加快,甚至诞生了千元价格的超高端啤酒。如青岛啤酒2020年推出“琥珀拉格”35元/瓶,2022年推出“一世传奇”1399元/瓶,还有华润雪花定价999元/盒的超高端产品“醴”,不一而足。
啤酒巨头们的野心还在熊熊燃烧,啤酒行业的暗流还在汹涌不息,只是作为一名消费者,当打开冰柜门后只有雪花、青岛、夺命大乌苏的时候,那种怅然和回忆又会涌上心头,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啤酒的味道,更是一种不被资本挟裹的从容与自由。